齒輪斷齒故障的振動特征分析
一、
齒輪振動原理
齒輪傳動系統是一個彈性的機械系統,由于結構和運動關系的原因,存在著運動和力的非平穩性。如圖1所示,O
1是主動輪的軸心,O
2是被動輪的軸心。假定主動輪以ω1作勻角速度運動,A、B分別為兩個嚙合點,則有O
1A>O
1B,即A點的線速度V
A大于B點的線速度V
B。而O
2A<O
2B,從理論上有ω2=V
B/O
2B、ω3=V
A/O
2A,則ω2<ω3。
然而A、B又是被動輪的嚙合點,當齒輪副(兩個相嚙合的齒輪組成的基本傳動單元)只有一個嚙合點時,隨著嚙合點沿嚙合線移動,被動輪的角速度存在波動;當有兩個嚙合點時,因為只能有一個角速度,因而在嚙合的輪齒上產生彈性變形,這個彈性變形力隨嚙合點的位置、輪齒的剛度以及嚙合的進入和脫開而變化,是一個隨時間變化的力F
C(t)。
圖 1 齒輪副的運動學分析示意圖
一、
邊頻帶
由于傳遞的扭矩也隨著嚙合而改變,它作用到轉軸上,使轉軸發生扭振。而轉軸上由于鍵槽等非均布結構的存在,軸的各向剛度不同,剛度變動的周期與軸的周轉時間一致,激發的扭振振幅也就按轉軸的轉頻變動。這個扭振對齒輪的嚙合振動產生了調制作用,從而在齒輪嚙合頻率的兩邊產生出以軸頻為間隔的邊頻帶。
邊頻帶也是齒輪振動的特征頻率,嚙合的異常狀況反映到邊頻帶,造成邊頻帶的分布和形態都發生改變??梢哉f,邊頻帶包含了齒輪故障的豐富信息。
二、
齒輪典型故障-齒輪斷齒
如圖2、圖3所示,對比正常齒輪與斷齒齒輪的時域圖和頻域圖,可以得出以下結論:
時域特征:振動幅值與峰值明顯升高(正常齒輪的振動峰值處于1.5水平,而斷齒齒輪的振動峰值升至3),邊頻帶間隔與故障齒輪的轉頻一致,并出現周期性沖擊信號。
頻域特征:嚙合頻率幅值顯著增強(正常齒輪的頻率值約為1.25,而斷齒齒輪的頻率值達到約0.4),邊頻帶間隔同樣與故障齒輪的轉頻一致。
沖擊特征:斷齒會導致明顯的周期性沖擊,沖擊間隔與齒輪的旋轉周期相關。
圖 2 平行軸齒輪箱正常齒輪實測圖
圖 3 平行軸齒輪箱齒輪斷齒實測圖
如果您對齒輪故障實驗感興趣,以下幾款實驗平臺
可供參考和選擇:
HD-CL-012P 平行軸齒輪箱故障模擬實驗臺
本實驗系統由平臺底板、三相變頻電機、動態扭矩傳感器、平行軸齒輪箱、轉矩加載系統、聯軸器、循環冷卻系統、試驗臺控制系統組成。整體設備尺寸為1400mm×500mm×330mm。
圖4
平臺采用鋼結構焊接;驅動電機采用額定電壓380V、額定功率3kW的三相變頻電機;采用量程為±50N.m,扭矩輸出為-5~+5V的動態扭矩傳感器;平行軸齒輪箱中有高速軸斜齒齒輪和低速軸斜齒齒輪,高速軸斜齒齒輪模數為1.5、齒數為21、螺旋角為15°,低速軸斜齒齒輪模數為1.5、齒數為82、螺旋角為15°,速比均為3.9:1;轉矩加載系統的額定轉矩為50N.m、額定電壓為24V、有自動循環水冷散熱連鎖保護設備。控制系統帶有10寸觸摸屏,實時顯示轉速、轉矩、電壓、電流等參數。
可以搭配低速軸齒輪故障套件(包含齒輪斷齒、點蝕、磨損、裂紋)、高速軸齒輪故障套件(包含齒輪斷齒、點蝕、磨損、裂紋),完成與齒輪相關的各類故障實驗。
此外,還可以將平行軸齒輪箱換成行星齒輪箱,完成齒圈故障模擬實驗、行星輪故障模擬實驗、太陽輪故障模擬實驗。
圖5 LY-SCL-03P 小型轉子平行軸齒輪箱故障模擬實驗臺
本實驗系統由伺服電機、轉子系統、傳感器安裝支架、聯軸器、平行軸齒輪箱、轉矩加載系統、平臺底板、試驗臺控制系統等組成。整體設備尺寸為1000mm×350mm×365mm。
平臺采用鋼結構焊接平臺;驅動電機采用額定電壓220V、額定功率0.4kW的伺服電機;采用周圍均分12孔位的鋁合金平衡盤,可通過添加質量塊完成不平衡實驗;平行軸齒輪箱中有高速軸齒輪和低速軸齒輪,高速軸齒輪模數為2、齒數為17,低速軸齒輪模數為2、齒數為39,螺旋角均為15°、壓力角均為20°、速比均為2.29:1;轉矩加載系統的額定轉矩為2.5N.m、許用轉速為1500rpm??刂葡到y帶有7寸觸摸屏,實時顯示轉速、轉矩大小。
可以搭配低速軸齒輪故障套件(包含齒輪斷齒、點蝕、磨損、裂紋)、高速軸齒輪故障套件(包含齒輪斷齒、點蝕、磨損、裂紋),完成與齒輪相關的各類故障實驗。
此外,還可以將平行軸齒輪箱換成行星齒輪箱,完成齒圈故障模擬實驗、行星輪故障模擬實驗、太陽輪故障模擬實驗。
上一篇:轉速與軸向位移:汽輪機安全運行的“雙保險”
下一篇:瓦振與軸振:旋轉機械的“脈搏”與“心臟”
返回上一頁